主页 > 农牧院校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集农牧林水电学科于一体、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等理工院校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数:5400 发布时间:2019-08-01 10:56:49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原西藏农牧学院)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集农牧林水电学科于一体、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等理工院校。学院创建于1971 年,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2001 年9月,与原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目前两校处于“磨合”期。现设植物科学技术系、动物科学技术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水利电力与土木工程系、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和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坐落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八一镇,占地1300 余亩,东临碧波浩淼的尼洋河,西倚苍翠葱郁的觉木山,校园依山傍水,满园苍翠,鸟语花香,幽静雅致,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荣膺“国家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2007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学校长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自治区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胡锦涛、乔石、热地、阿沛·阿旺晋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学院视察工作。

学院现有教职工524人(含援藏干部10人),专任教师31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81人,讲师、实验师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8人;教师中有博士18人,硕士147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批)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8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西藏“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1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自治区教学能手、自治区级教学名师(首届)5人。

学院现设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和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等9个教学科研单位,下属21个正处级单位。有生物学、作物学、林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水利水电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管等5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广泛涉及农、牧、林、水、电、生态、环境、食品、工程等领域,与西藏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设有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藏高原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实验室、生物技术中心、大型真菌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动物疾病检测诊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49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1工程”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共9个,教育部、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野外定位研究站、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教学团队2个。另外还有自行设计建设的教学实习农场、牧场、果园、苗圃、水电站等教学实习基地;学院校舍11万平方米,拥有配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功能教学楼、远程教育大楼,标准化体育运动场和标准化学生公寓、现代化学生食堂等;建有校园网,图书资源总量(含远程)超过200万册(种);学院编辑出版《西藏农牧学院学报》、《西藏农牧学院校报》等。学院现有固定资产26957.8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83.18万元;学院面向西藏、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山东、山西、河南、湖南、重庆、河北、陕西、甘肃、青海等14个省区及驻藏部队招生。

学院立足西藏,服务“三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智力和技术支撑经济建设为己任,坚持育人为本这个教育工作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4300人、硕士研究生39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45人。建院40年来,已为西藏农牧林水电等行业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11000多人。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均显示出扎实的功底、较强的竞争能力、动手能力和发展潜力,深受社会欢迎和信赖。我院毕业生工作在西藏各条战线,真正“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技术、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骨干,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当代大学生的榜样——祁爱群就是我院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正如自治区党委张庆黎书记2010年4月10日在我院视察工作时指出的“农牧学院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农牧业院校……成为了西藏各级领导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的摇篮”。

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了科学严谨、富有活力的科研创新运行体制,为实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西藏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定位和自治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以来,178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立项,到位经费4787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公开发表论文1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0多篇,SCI收录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3项专利授权。着力推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大力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合力支撑农牧业和全区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科研平台优势、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先后承担各类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规划设计、建材检测、科技示范等社会服务200余项,研制生产了“牦牛瘦死病疫苗”,在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市)推广青贮玉米、超甜玉米、彩糯玉米、黑玉一号等6个玉米新品种及双低饲料油菜饲油1号、藏鸡鸡苗、藏猪繁育技术,不仅拓宽了老百姓生产选种渠道,提高了科技含量,实现了增收目标,更有力地推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类课题分别在拉萨、那曲、山南、昌都等地建立若干试验示范区,部分课题研究模式已在相关工作中应用推广。为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农牧厅、林业局、科协和林芝军分区、部分地县等单位和部门具体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3班次,利用科研项目对农牧民开展玉米新品种种植和藏香猪、藏鸡饲养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7000多人次。

2006年来,学院及有关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集体奖励34次,教职工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个人奖励70余人次,学生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个人奖励160余人次。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和平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先后搭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科技学术创新、结构模型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多个平台,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渠道多样。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奖、贷、助、补、减(免)”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白玛央金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教学奖励基金奖学金、特困生专项助学金以及各类单项奖、荣誉奖,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绿色工程、学费减免、特困生补助政策,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从2009级学生开始,已对30个农、牧、林、水类相关专业实行了免费教育,并给予生活补助。

折叠筹建创业

(1971年—1978年)

1971年5月16日,西藏自治区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恢复西藏民族学院若干问题纪要”,决定正式恢复以前撤消的西藏民族学院,并决定将校址从陕西迁回西藏。同年7月,西藏民族学院党委成立了“西藏民院迁址筹建处”。9月,在西藏林芝县八一新村选定校址。

1972年5月3日,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了“西藏民院总体规划”。规划规定了学院总体规模为:在校生1500人,教职工500人,基建面积375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逐年投资,滚动发展,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学校暂设预科、政治、藏文、农学、畜牧兽医、卫生、财会、机电八个专业,并建设为教学服务的机电、化肥、制药、木工、铁工、农场、牧场、卫生所、兽医门诊九个附属机构。1973年5月,校舍房建工程正式开工。1974年12月3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西藏民院继续在陕西咸阳办学,西藏林芝筹建处改为“西藏民院林芝分院”,属地级事业建制,并于当月任命组建了分院党委。分院党委在“边迁校、边建设、边办学”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根据西藏建设需要,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办学方向。同年,由西藏民院总院迁来了首批学生:农学65人,牧医61人,并在全藏首次招收畜牧专业30人,果林专业39人,商业会计专业17人,工业会计专业23人,工商会计大专班25人,藏族干部文化补习生22人。到年底,在校生达282人。1975年,又从陕西转入技工专业班一个40人,农业会计大专班一个14人、商业会计大专班一个30人,会计班一个14人。至此,计划搬迁的西藏民族学院有关专业转移完毕。

1978年校舍第一期工程建成,建筑面积31440.79平方米,其中教室3098平方米,实验室774平方米,图书馆774平方米,办公室1410平方米,家畜门诊所684平方米,学生宿舍5919.6平方米,教职工宿舍6261平方米,温室1190平方米,附属小学456平方米,以及大礼堂、卫生所、托儿所等。当时共有在校生524人,其中藏族及少数民族学生占总数的77%。教职工420人,其中教师120人。设有农学、畜牧兽医、林学、农机水电、财会5个系、9个专业及化学、物理、生物、金属材料四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5万册。

经过筹建者几年的艰苦奋斗,尽管在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毕竟在尼洋河畔的一片乱石滩上,建成了一所初具规模的高等院校。在这一时期,筹建者们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黄沙漫卷、满目苍凉的沙石滩上建校址,干校园,造菜地,开果园,筑围墙,搞绿化。他们边生产、边建设,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无私奉献的“筹建精神”为学院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折叠巩固发展

(1978年—1994年)

197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正式更名为“西藏农牧学院”。9月4日,学院隆重召开成立大会。从此,西藏第一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高等理工学院在西藏正式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院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发扬筹建精神,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79年,学院自己动手设计施工建造了教学实习水电站。1985年,建立了高原生态研究所和3569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购进各种大中型教学仪器、设备5000多台,装备了33个实验室。1988年建成一座面积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1991年,原国家农牧渔业部投资修建的干部培训中心落成。随后,农牧学院又先后建起了电教中心,扩建、完善了原来粗糙简陋的工厂、农场、牧场,果园、苗圃等,使教学、科研条件大为改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拨乱反正,学院工作重心集中到了教学方面。1985年,学院根据西藏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方向,重新调整了专业设置,将农机水电系改为水电系,撤消财会系,将预科部改为基础教育部。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国家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和西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对口援助西藏农牧学院办学。同时,学院在加大以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科研工作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整个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回顾多年来的办学历程,学院师生深深体会到,要办好西藏农牧学院,就必须正确认识西藏实际,有一个正确的办学思想:要为西藏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就必须走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要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坚持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方向。

折叠开拓奋进

1995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学院不失时机地抓住了一次难得的机遇,这就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保持稳定和加快发展确定了根本指针,并全面加大了支援西藏的力度。借这一强劲的东风,学院从农业部、水利部、原林业部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专业干部到农牧学院工作,为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厅局领导多次到农牧学院检查指导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领了航,正了舵。农业部、水利部、原国家教委、原林业部和各兄弟院校加大了对农牧学院的关注和支持。农牧学院《“九五”计划及2010年改革发展规划》及时出台,激励了全院教职员工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从此,西藏农牧学院开始步入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快车道。

为加快西藏农、牧、林、水、电科教事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藏”、“科教兴农”的战略,农牧学院党委及时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示精神,针对学院现状,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农牧学院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西藏农牧学院是集农牧林水电于一身的理工院校,一个“西藏”,一个“农牧”,一个“学院”,这就决定了:第一、农牧学院必须面向西藏这个特定的环境,把教育与大农业这两个战略重点结合好,培养出西藏大农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必须坚持面向西藏农业,面向西藏农牧区,面向西藏农牧民,坚持为西藏的农业现代化服务;第三,既是学院,就要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定位决定了摆位,决定了农牧学院今后的工作思路。即:“1234工程”--坚持服务“三农”(农牧林区、农牧林业、农牧民);强化教学与科研两个重点;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个关系;加强领导班子、师资队伍、管理、德育四个系统建设。这一工作思路,得到了自治区领导和国家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的赞同和支持。与此同时,农牧学院党委又向全院师生员工发出了“发扬筹建精神,再创新的业绩”的号召,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大刀阔斧而又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宏观办学机制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大系统工程。即“完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高起点、低重心、重实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拓展了‘外引内联’这一富校强校的路子;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工作。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农牧学院充分利用内地兄弟院校大力支援的机遇,通过援藏教师的传、帮、带和“进出去,请进来”,以及鼓励在职自修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特别是民族教师的整体素质,使师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在教学工作上,学院师生逐步树立了改革发展现,大农业观,新农牧区观,复合型人才培养观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能主动适应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按照“强基、改老、拓宽、创新”的思路,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将已有的专业拓宽到11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优化了课程结构,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并开始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教学探索。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作为新一轮教改重点已经起步。

在科研工作上,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转变观念,调整科研方向,明确教学、科研、生产的关系,增强科研对生产的服务功能,以及科研对生产、教学的促进作用的认识,统一了全院教职工的思想。农牧学院的科研工作已经从“自发、封闭型”向“主动、开放型”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合理组配、群体攻关”转变:从“单纯为科研而搞科研”向“面向农牧林经济发展找课题,搞科研”转变。

在开门办学的实践中,国家各部委和内地兄弟院校成为农牧学院深化改革的坚强后盾,为学院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政策、人才的支持。学院与西藏金珠集团、广东省科委等企业、科研部门的合作,与拉萨市、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以及林芝地区部分县的联合办学,增强了农牧学院的办学活力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总之,“机遇+实干+精神”是农牧学院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也因此,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 1995年至今,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共获各项奖励40多项,其中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34项;教师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论文150余篇,获奖23篇;出版著作、科普读物、乡土教材20余种,成为建校以来获奖级别最高、获奖数量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时期。事实证明,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扬筹建精神,走内涵发展道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是学院加快改革发展的战斗力所在。

从卵石遍布、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到如今环境幽雅、设施基本齐全、效益明显的高等学府,这其中渗透着一代又一代农牧学院人自力更生、辛勤创业的汗水,倾注了各级领导、社会同仁、广大校友的心血和关怀。西藏农牧学院近30年的办学经验可概括为“坚持方向、育人为本,三足鼎立,负重自强”。西藏农牧学院的开创和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上级的支持和兄弟院校的援助。世纪之交,任重道远。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在众多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农牧学院师生员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领导下,继续坚持“科教兴农,育人为本,三足鼎立,林业部祝光耀副部长来我院调研工作负重自强”的精神,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效益,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西藏农牧学院带入二十一世纪。

地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8号 邮编:860000 电话:(0894)5888499